首页>>>资讯中心

极端的印象


[2011/7/29 13:46:28]

  最近在看刘墉的《超越自己》,里面有很多与我们生活贴近,而又富含哲理的小故事,让我体会很深,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判别人与事物的小故事。
  两个同在纽约作过短暂停留的朋友,提到他们的观感,一个人说纽约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,他希望能有机会长住些时;另一个人却说纽约是人间的地狱,要他多侍一天也不愿意。
  为什么他们对纽约有这么不同的感觉呢?
  喜欢纽约的说,他下飞机之后,朋友先带他到皇后区的自宅歇脚,并叫计程车去大都会美术馆。在美术馆对面用过餐。然后沿着中央公园走到繁华的第五街,看了川普大厦、jbm的竹林庭园,转过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场,再登上帝国大厦的顶楼,欣赏曼哈顿的夜景,而后叫车回家。
  痛恨纽约的则说,他下飞机之后。朋友叫计程车送他去四十二街附近的一家旅馆,再带他由中央车站乘地铁到自然历史博物馆,而后坐地铁到下城吃饭,再去世界贸易大楼顶层欣赏曼哈顿夜景,又去时代广场、逛了成人商店,而后送他回旅馆。
  现在你应该知道,他们对纽约的观感为什么有那样大的差异了!虽然接待的朋友都花了不少钱,也都带他们逛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和最高的建筑。但是前者住在安宁的住宅区,看到的是幽静的中央公园、豪华的商场和干净的市容,后者却见到了肮脏的地铁、杂乱的下城、藏污纳垢的时代广场,且领教了旅馆附近的嘈杂。
  问题是:若非再有机会到纽约,这种观感就可能在他们的心中维持一辈子。由于是他们亲眼所见、亲身所感,所以每当他们提到纽约,那好极了与坏极了的评语,必是斩钉截铁的。
  我们不是常听人斩钉截铁地说“某人是好人”或“某人坏透了”一类的活吗?他们也是亲眼所见、亲身所感,但是如果以纽约的例子来想,你认为他们说的对不对呢?
  其实犯这种以偏概全的毛病的人真是太多了,我们甚至可以讲每个人都会这样,甚至不经过亲身的观察,而以自己的推想,或得来的小道消息,来评断事情。
  这样做,受到损失的是谁呢?
  是那印象偏差的,也是那被偏差了印象的。因为前者很可能一辈子不会再想去接触、去了解。他失去了访问一个美丽的地方和结交一位好朋友的机会;后者则可能被永久地误解,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,且以讹传讹地,遭到更大的伤害。
  所以,我们不论看人、看事,甚至听别人论断事情,都要有一种客观审度的态度。古人说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”,我们也可以讲“尽信人,则无己”,如果别人说的一切,我们都相信,自己的观察力不是自费了吗?

     
来源: 曾俊 [2011/7/29 13:46:28]
本条消息被浏览了[169]

关闭本窗口


◎上篇信息:七月感想——旗帜
◎下篇信息:白领谨防办公室八大潜伏疾病

版权所有:华华实业